详细内容

关于对中国精神历史脉络与发展进程的研究和探讨

 

一、中国精神的提出和确立

(一)什么是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指中华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对自身生存权、发展权的共同价值主张,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二)中国精神是什么时候正式提出和确立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西部龙门山区域突发8.0级特大地震,什邡、绵竹、汶川、北川、都江堰、彭州等十个极重灾县几乎变成一片废墟,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指挥抗震救灾工作。5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5月18日看着满目疮痍的山河温家宝在汶川灾区学校的黑板上神情凝重地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5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同志来到他曾经开展“三讲”教育的联系点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什邡市亲自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为了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胡锦涛同志在省、市、县、镇四级党委书记的陪同下,站在受灾最重的蓥华镇蓥峰公司废墟上震耳发溃地喊出了“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特别是他喊出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被舆论界和学术界认为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面解读,因此被正式确立为“中国精神”。

二、中国精神的萌芽时期

(一)远古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盘古开天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末徐整著《三五历纪 [1]“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其后,南朝萧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明董斯张在《广博物志》中条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我们把它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盘古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的孕育才有了生命。当他有了知觉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的睁开了眼睛。可是周围一片黑暗,他什么都看不见。急切间,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浑圆体破裂了,沉浮成两部分:一部分轻而清,一部分重而浊。轻而清者不断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者不断下降,变成了地。盘古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的诞生于天地之间。盘古在天地间不断长大,他的头在天为神,他的脚在地为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生长两丈。如此一日九变,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的身体也变得极长。盘古就这样与天地共存了一百八十万年。盘古想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于是他微笑着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地。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间,他的左眼飞上天空变成了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飞上天空变成了月亮,两眼中的液体撒向天空,变成夜里的万点繁星。他的阳根化为伏羲,他的双乳化为女娲,他的汗珠变成了地面的湖泊,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他的毛发变成了草原和森林。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清风和云雾;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从此人世间有了阳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万物滋生,人类开始繁衍。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显然是古人对中华民族始祖的神化,他体现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先祖在寻找族群生存之地所付出的艰难是族群意识的逐步形成阶段也是民族精神的初步萌芽阶段

(二)三皇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1天皇燧人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天皇,史称燧人氏,姓:姬,名:燧,尊称燧皇。河南商丘人,一说:河南焦作人。他的最大功绩,是钻燧取火、教人煮熟食物吃,延长了人的寿命。延年益寿这一成语,出于此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考古界在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发现了燧人氏晚期遗址,发掘出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经科学考证,这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105009700年左右。南庄头遗址向世人公布,早在一万年前,华夏先祖已经能生产制作陶器,这是中华人种从原始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重要物证。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被尊为燧皇,奉为火祖。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火的发明创造了中国家文化的妊娠期。作为三皇之首,尊称燧皇的燧人氏,经过千百次试验,终于找到了钻木取火与点石击火两种方法,使中华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与取火技术。由于钻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于是人们便把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人尊之为,称为燧人氏。远古人相信燧,跟随燧,很快便形成了以燧为首的远古人类氏族部落,这个氏族部落被后世形象地称为燧明国(今河南)。燧人氏还发明陶文,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还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等。

2泰皇伏羲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伏羲,姓:姬,名:羲,燧人与华胥之子。江西吉安人,一说:山西成纪人,另一说:河南商丘人、还有一说:河南焦作人。他的妻子女娲,是山西凤翔县人。《史记》中称伏牺,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传说其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按《云笈七签》卷100辑《轩辕本纪》所云:黄帝游华胥国,此国神仙国度也。注:伏羲生于此国。可见,传说中的华胥,不仅是生伏羲的伏羲之母,而且还是传说时代华夏的一个国名,或者说是一个氏族、部族名。所以,诞生伏羲的华胥国,实际上就是现代民族学家们说的,实行氏族(部族)内通婚的母系氏族社会。

在《淮南子·览冥训》这则女娲补天的传说中,女娲所断杀的巨鳌和黑龙,其实都是被华夏认定为兴风作浪、为害人民的水怪。女娲断鳌足和杀黑龙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水怪以平息水灾。所以说,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平息水灾和治理水患。考古界在河北武安磁山地区发现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正好跟伏羲女娲氏时期相一致,属同一历史时期。磁山距祭祀女娲皇宫的涉县不足百里,两地不远,磁山地区与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在历史上记载的地域有着紧密联系。《纲鉴易知录》记有太昊伏羲率部落逐水草而牧,最后选择黄淮平原,草木丰茂的宛丘定居下来。事实说明,中华始祖太昊伏羲氏曾在磁山生活过,创下了世界之华夏伟业。

3地皇神农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地皇,即:炎帝,号:神农,史称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姓:姬,名:年,朱元璋认为炎帝命硬,又增加一个行辈,故而,他的名字被明太祖朱元璋改为了姬石年 

炎帝神农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神农氏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神农氏是中国教育的始祖。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中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神农氏精神使中华后裔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在神农氏的诸多事迹当中,最为人们称道是制耒耜、种五谷,这正是被称为神农的原因。神农氏也被称太阳神、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龙"等。在历史长河中,神农氏的农耕文化与彩陶工艺体现远古中华文化发展趋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奠基人。

三皇时期是中华民族由原始的小规模的族群聚居时代向较大规模的基于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和共同的生活习惯的大族群定居时代的转变时期,族群生存的能力还比较原始,战胜自然、改善族群生存条件是最重要的任务,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开始在族群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壮大。

(三)五帝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1、黄帝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公元前2717-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上古时期约在姬水(在今陕西武功县附近注入渭水)一带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 ,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 。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岐山附近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后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国语·晋语》及《世本》 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 ,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 、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 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 、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战国策·秦策》记苏秦把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与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武王伐纣并称,表明这是黄帝一生中主要的战绩。黄帝族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

2颛顼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大致存在于公元前2591年到公元前2493年,是中国上古东夷部落联盟首领,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之一,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在很多神话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后人曾用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来描述他的智慧。(《山海经》说颛顼是黄帝曾孙、昌意之孙)。颛顼因佐少昊(黄帝之子,东夷部落首领)有功,被封于高阳,故号高阳氏。史称颛顼有水德之瑞,所谓玄宫为北方之宫,北方色黑,五行属水,故号玄帝。颛顼最大功绩就是创立九州,使华夏首次有了版图界线之分。

3帝喾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中国上古东夷部落联盟首领,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之一。黄帝曾孙,少昊之孙。生于高辛,故号高辛氏。史称帝喾有木德之瑞,故号青帝。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划分四时节令,指导华夏百姓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4、帝尧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大致存在于前2377到公元前2259年,中国上古部落方国联盟首领,被司马迁誉为最为理想的君主,黄帝玄孙,帝喾之子。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华夏诸族。推行历法,颁布时令,为百姓农耕提供了生产上的借鉴。

5、帝舜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中国上古部落方国联盟首领,被誉为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有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黄帝八世孙,颛顼六世孙。舜最大的功绩就是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百业兴旺(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开创了华夏政通人和局面。

五帝时期是中华民族由大族群聚居时代逐步向原始民族转变的重要时期,通过与小族群的融合发展族群得到逐步发展壮大,族群的战胜自然的生存能力、生存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农业生产得到逐步发展,并开始向农耕文明转变,生产生活物资得到了极大丰富。中华民族的主体初步形成,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得到显著发展。

三、中国精神的初步形成时期

(一)夏商周时代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1、夏禹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夏禹也称帝禹、夏后氏约公元前2143年——公元前2070年。本姓姒,字文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颛顼的孙子。大禹是“三王”之首,夏禹王与商汤王、周武王,并称“三王”。四川第一个中国历史名人。不是神性的天神,而活灵的人王。华夏儿女理想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睿圣哲人。典籍中,对大禹的赞美颇多。

《诗经》描写:“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尚书》记载:“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传》评论:“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孟子》说:“生石纽,西夷人也。”《史记》中,司马迁也说:“大禹平活水土,功齐天地。”中华民族的立国始祖。中华儿女的文化共祖。中华道统圣王之一,既是伟大的治水英雄,又是卓越的政治家。在治水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以民为本,敬业奉献,为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可磨灭,也为后世的水利工程施工立下典范。

史载,大禹品德高尚,治水有功,深受万民拥戴。舜去世后,大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这就是夏朝的开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大禹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君。大禹虽然成了万民至尊,但他并没有忘记肩上的重任, 依然心系天下百姓。大禹尽管身居高位,却从不贪图享乐。 为了治理天下,他还经常外出巡游,视察民情。大禹在巡视期间,看到大多数部落首领对他毕恭毕敬, 然而也有些部落首领并不把他这个领袖放在眼里。

于是他下令各部落把所有的铜贡献出来,用这些铜铸成了九个大鼎, 象征九州。鼎上铸着各州的地理出产、珍禽异兽,然后将九鼎运至宫中,作为镇国宝。各部落首领定期向禹王进贡时,都要向九鼎致礼。拥有九鼎的禹王,因此也就成了九州大地的主人。夏禹从此在部落联盟中拥有无上的权力,九鼎的铸成,标志着他这权力的强化和神圣化。禹晚年有一次在茅山召集各部落首领,打算借商议大事之名再显示一下威风,以巩固他对各部落的统治。无巧不成书,这次大会刚一开始,就给了禹一个树立权威的机会。离茅山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这个防风氏对禹的权力并不尊重,因此开会时,他故意很晚才来。禹为此勃然大怒,下令处死了防风氏。其余各部落首领见大禹王如此威严,吓得一个个俯首贴耳,唯禹王之命是从。禹王去世前几年,打算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

最初,人们推举在帝舜时就掌管刑法的皋陶,可惜没等到接任,皋gāo陶就病死了。后来经过再次商议,人们又一致推举伯益做禹的继承人。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他擅长畜牧和狩猎,还教会人们用火烧的方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仅次于大禹的一位英雄。然而随着王位的日益巩固,夏禹越来越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王权应该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但是伯益功劳卓著,威望极高,而大部分人在首领会议上都推举他做自己的继承人。因此大禹王感到众怒难犯,只好顺水推舟,答应下来。为了这件事,禹王越来越烦躁,寝食难安。后来他想到:“自己之所以能顺利地继承舜位,一是当年治水有功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二是舜选定自己做继承人之后,就让自己行使治理天下的大权。如果我也效法当年舜的做法,将治理天下的大权让启去执行,而只给伯益一个继承人的名义呢?”想到此,禹王决定让启参与治理国事。

数年之后,由于禹的儿子启把国事处理得很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逐渐高了起来,而伯益做为继承人,却没有什么显著的政绩。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开始真正行使王权。而大部分部族的首领,也纷纷表示愿意效忠于启。伯益看到事情竟然到这种地步,忍不住大怒。他本是东夷人,他召集东夷部族率军向启进攻。而启对此早有防备,经过一场激战,他打败了伯益的军队。夏启为了庆祝胜利,在钧台举行了 一次空前规模的宴会,公开宣布自己是夏朝的第二代国君。从此,父亡子继的家天下世袭制便取代了任人唯贤的禅让制。尽管启击败了伯益,但仍然有很多部族对他改变禅让传统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反对。

有一个部族首领叫做有扈氏,率先站出来反对夏启的做法,他要求启按照部落会议的 决定,还位于伯益夏启为了立威,发兵攻伐有扈氏,结果被有扈氏打败。为了赢得民心,启备严于律己,过着粗茶淡饭 的简朴生活;还尊老爱幼,选贤与能,然后在人民的支持下, 他再次出兵讨伐有扈氏,和有扈氏在甘泽地方(今陕西户县 一带)发生了战斗。两军对垒,大战开始前,夏启激励将士们 说:“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有扈氏对天帝不敬,王命不遵,是上天借我的手来消灭他,因此你们要服从我的命令,奋力出击,绝不可懈怠!”夏启训话完毕,将士们士气大增,纷纷挥舞刀枪,呐喊着冲向有扈氏的军队。经过一场激战,有扈氏最终被打败。从此,夏启的王位终于稳固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世袭制正式开始了。王位得到巩固之后,启又一反以往的作风,生活变得腐化起来,整日饮酒作乐,歌舞游猎。

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 启在晚年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为了王位继承权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夺。小儿子武观因为争得最凶,结果被启流放到黄河西岸。武观聚众反叛,启派大将彭伯寿带兵将他击败,并押来见启。武观只好认罪服输。不久,启因为荒淫过度而病死。夏启实行王位世袭制,说明那时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已经彻底瓦解,天下为公已经转变为天下为私,国家的雏形已初步确立,中国从原始社会跨入了奴隶制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因为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人们的生活异常艰难。而到了奴隶社会,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也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夏朝的贡献也很多: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干支纪年纪日法、原始文字。还有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原始法律的产生。这些,都是从无到有,而不是像后来的朝代那样有发展的基础,所以,我认为夏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无论是《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等文献的记载,还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夏朝都确实存在。

2、商朝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商朝(约公元前1675-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1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建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所以商朝又称殷商。

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先消灭了个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娀之墟与鸣条两次大败夏桀军队。成汤回师毫邑后,便正式即位为王,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商王朝共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约四百九十六年。

殷商王朝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是因为它实现了人类历史的一次飞跃,将中国文学从口传时代带入了文字时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时期我国青铜时代文明发展到一个高峰。这种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并非一时一地,一蹴而就的产物,而是商代全体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若干世纪中持续不懈所创造的成果。商代日历已经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并用年终置闰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致三万的数字,明确的十进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计算能力。

3、西周时期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西周王朝是继夏、商两代之后中原出现的第三个王朝。简括西周王朝在缔造多民族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贡献,主要有四点。

首先,创制周礼,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周公把周原优良民风加工整理,并吸收夏、商礼仪的一些形式,借政权力量推行全国,这就是周礼。周礼分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五类,是使人终身受文明教育的系统方式。人幼年时受幼仪教育;上学后尊师;毕业时参加乡饮礼和乡射礼,供选拔走向社会。20岁行冠礼,标志成人; 20岁至 30岁“理男事”,包括参加籍田礼以经营井田,参加大蒐礼以训农成兵;参军作战后要参加誓师、献捷等军礼; 30岁左右结婚行婚礼,成为家庭主要成员,遵守内则以和睦家庭,同时在官府中从事具体工作。历练到 40岁左右,获得士的爵位,按道义与人交往,行“士见礼”。50岁后可以任大夫,成为主管官员,可以参加朝廷举行的祭天礼、祭地礼、飨礼、食礼、燕礼、聘礼、觐礼。 50岁后,享受养老礼。人死后,亲属友人为他举行丧礼和祭祖礼。

周礼体现了周人敬天、孝亲、循礼、保民、尚贤、无逸、尊老、重教、明德、慎罚等价值观念。周礼的各种礼仪都配以自卑敬人的动仪、得体抒意的礼辞,情感高尚的乐舞,使人在举手投足、揖请拜送之间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人们乐于接受,容易习得,遂把它作为区分野蛮与文明、人类与禽兽、中国与夷狄的标志,成为社会的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范。

其次,统一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奠定了后世中国版图的轴心。周人本来只是泾渭流域的小邦国,当时的商王朝占据着中原广大地域,无论是国土面积、物力资源还是军队,都在周人十倍之上。但周人却有自己的特殊优势,这就是周礼。由于有周礼,周人抢占了文化高地,具有了统一中原的文化力量。周礼起源于周原“谦己尊人”为特色的优良民风。早在周文王时,周原已是礼乐文化的示范地。时黄河边上的虞芮两国争夺一块闲田不能决,西行到周原请文王调停,“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班(斑)白不提携。”优良的民风让虞芮国君大为佩服,都归服了周邦。周人从此看到了文化的力量,遂编成宣传周礼的诗歌向四方传播,南方的庸、蜀、羌等国也都归服,周人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奠定了灭商的基础。

公元前 1046年,周武王率诸侯联军伐商,商纣王纠集 70万兵抵御,敌众我寡,战斗意志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周武王在牧野阵前誓师,宣布纣王的四大罪状和伐商战争的正义性,鼓舞了士气,致纣王大军前线倒戈,顷刻瓦解。商王朝被推翻以后,新生的西周政权首先做的工作是“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同时旌表忠臣商容、比干,恢复战争创伤,休养生息。实际上,这些工作都是在践行周礼,扩大文化影响。

武王在灭商两年后病逝,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引起管叔鲜勾结武庚及东方各国叛乱。周公平定了叛乱,分封齐、鲁、卫、燕、唐等诸侯国巩固东方。这些诸侯国既是军事殖民点,同时也是周礼推广站。各国皆大力推行周礼,从而使中原有了统一的文化基础。

周公分封的诸侯,东至大海,南越江淮,西达陇西,北至燕辽。由于有周礼作统一的文化基础,遂逐渐认同为一国,从而奠定了后世中国版图的轴心。

再次,促成中原各族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华夏族。创建西周王朝的主体民族是姬姓周人,参与创建西周王朝的民族是姜姓羌人。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之后,势力扩大到广大的东方。创建西周王朝的姬周和姜羌功臣亲贵带着族人奔赴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起初大者百里,小者五十里,在异民族的包围中发展。武力征服固然是其不可或缺的途径,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周礼使民心逐渐相通。周礼的推行催化民族融合浪潮,山东半岛的东夷,江淮流域的淮夷,江汉流域的荆楚,陇西的嬴秦,晋北的赤狄白狄以及中原的殷商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华夏族。华夏族两汉以合称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

最后,“中国”称谓始出,奠定我国国名基础。武王灭商后,在返镐京途中曾视察洛河入黄处,指示周公在此建洛邑大城,举行祭天礼时表示:“余其宅兹中国,自此治民”。“中国”称谓自此产生。

由于周礼的推行,西周的丰镐与洛邑王畿及各诸侯国形成周礼文化区,到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称周礼文化区为“中国”了。时中国一词包含着三层意思,其地域意义指中原,其民族意义指华夏族,其文化意义指礼乐文化。中原辽阔物阜,华夏族人文荟萃,礼乐文化文明高雅,所以时人说:“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这样的中国观的产生,化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华夏族热爱中国,保卫中国,也召唤着周边民族向往中国,融入中国,才形成今天多民族统一的大中国。周代确实奠定了中国国名形成的基础。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华民族由族群定居时代向以“天下共主”为特点的国家治理转变的阶段,不同的族群之间开始进一步融合发展,基于共同地域和共同语言、共同习惯的不同族群之间开始逐步走向臣服共主统治的时代,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融合进一步加强,统一的大民族开始逐步产生,国家概念初步形成,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成熟,生产工具、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战胜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增强。

(二)中国精神的初步形成时期(春秋和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苏秦、张仪、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罗十二岁拜相。

改革与争霸战争并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显著社会状况。可以说,春秋每一位霸主的出现都是改革的结果,战国七雄之所以能并踞中华大地,也是不断革新的结果。原因是,称霸战争需要以政治经济作为后盾,进行改革是迅速提升诸侯国实力的必要手段。从春秋到战国,是改革接着改革,战争连着战争,在改革中国家强盛,在战争中国力受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展进步的。

春秋战国时期,做为中国最后一个青铜器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战争的结果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者,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春秋战国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在解决或回答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以《大学》《论语》《孟子》和《庄子》等为代表的“四书”“五经”标致着中国精神的初步形成。

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主要汇集于或者来自于“四书”“五经”。 “四书”之于中国,如同《吠陀经》或《奥义书》之于印度,《古兰经》之于阿拉伯,《新约》《旧约》之于西方。“四书”,特别是《大学》,就是中国人的圣经,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大学》是曾子所作,曾子即曾参,孔子的学生。 “四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读“四书”,就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四书”所讲的,正是中华民族各民族真正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

 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族群,作为其文化土壤或社会化文背景的有两个东西,一个叫“伦理共识”,一个叫“文化认同”。所谓“文化认同”或者叫“民族文化的自我身份认同”,解决的是“我是谁”“我来自哪里”的问题,是个体人所归属的民族文化的基本身份的自我定位,是精神信仰的归乡与故园。所谓“伦理共识”,其实是在民众中的一个隐性的,然而又是具有约束力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对待家庭与社会的方式以及终极信念的共同点。一个社会,一个族群的生活如果没有“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不免会遭受到脱序的危险,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健康的现代化,健康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建设。

 实际上,一个健康的现代化,健康的法治社会、工商社会的建构,不能不依赖于“文化认同”与“伦理共识”为基础形成的精神内核。而“四书”,正是孕育中华民族的“伦理共识”与“文化认同”的基本经典,其中所讲的道理,例如“仁”“义”“礼”“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四维八德等,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一直到今天还活生生地扎根在老百姓之中,继续为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复兴起着积极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繁荣、思想最活跃的时期,通过“诸子百家、百家争鸣”,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纷纷提出自己关于对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价值观念的主张,为中国精神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理论成果的形成、以秦王嬴正统一六国为标致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代表着最原始的中国精神的初步形成。

(三)李冰精神在中国精神形成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

李冰生于公元前302年,卒于约公元前235年,是秦国第三任蜀郡太守。公元前272年,李冰经丞相范睢推荐被秦昭襄王任命为蜀郡太守。在他任蜀郡守期间经历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正,四代秦王。在李冰担任蜀郡守期间,为解决蜀地水患,他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数十年如一日,先后完成了岷江、沱江、青衣江等七条重要江河的治理,形成了“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等先进的治水理念,完成了都江堰、朱李火堰等世界闻名的两大水利工程。

李冰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精神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活跃的时期,为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特别是李冰在担任蜀郡守期间在蜀地治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治水精神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精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李冰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他身上既体现了道家的思想,也体现了墨家、农家、法家、纵横家等诸多流派的思想,他是理论的忠实实践者和伟大的实干主义者。李冰在蜀地治水形成的精神可以用五大时代精神来概括和总结,即:心系苍生、执政为民的民本精神;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善作善成、持之以恒的实干精神;刻苦钻研、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发动群众、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这对当时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学》对中国精神的概括和总结可以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表述,代表着我们民族对民族文化、民族价值观、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追求。

李冰作为秦国蜀郡太守他身上体现了两千多年来政府官员的光辉形象,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曾经高度评价李冰:“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

四、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时期

(一)封建帝王对中国精神的贡献

1、秦始皇的历史贡献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扫平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他创造了“皇帝”这个词,自称“始皇帝”,后世帝王都以皇帝自居,他废除延续了夏、商、周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封疆裂土制度,实行郡县制。实行皇权至上的中央高度集权,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覆灭,被称为祖龙毫不过分。秦始皇做出了那些成就,对后世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一是筑长城抵御外敌。万里长城如今还矗立在祖国大地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主要是秦始皇的功劳。虽然东方六国都有助长城,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各国的长城全部连接起来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万里长城。有句话叫做不到长城非好汉,可见其影响力。

二是大一统思想。华夏文明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就因为思想和凝聚力。秦朝建立前的中国是个君主分封制国度,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共主,诸侯封疆建土,形成周王室坐镇中央,诸侯拱卫王室。时间一长诸侯做大对王室造成威胁,不利于集中统治。

秦始皇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做了一个前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伟大举动。他横扫天下,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封疆建土制度,建立了一个中央高度集权国家。他统一天下之后不再封王裂土,实行郡县制,也就是说土地是国家的,土地不再分封出去,真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一统思想首先要做到君主高度集权,皇帝这个词是秦始皇发明的,他是天下的统治者,他的权利没有人能够质疑。然后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让天下有了一个完整的制度,天下制度出自中央。

三是开疆扩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他并没有自满,而是在自身原有的版图上再接再厉开疆扩土。他修筑长城,排名将蒙恬统帅三十万精锐镇守北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打的匈奴不敢南下,有效的拱卫边防。北方已经巩固了,接着就是南方,发五十万大军开发南越,后来的南越王赵佗就是因为当年出征南越的将领。

四是统一经济和文化。民以食为天秦始皇自然明白,只有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安稳。秦始皇给于老百姓土地,发展生产,重视农业,让老百姓有地种。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虽然百花怒放,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化。秦始皇焚烧没用的书籍,统一规范国家发行的书籍,这样便于集中文化思想。这也是被说成“焚书坑儒”的原因。

在出土的竹简中发现秦始皇的誓言:“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看到秦始皇如此磅礴的气势,心里热血沸腾,也只有秦始皇有如此气魄,说出这等豪言壮语。他的意思是他有责任和义务保护我华夏大地,他活着保护国家,死后化成龙魂依旧保佑我中华永世不衰,而且以天地日月为证。这也是秦始皇被尊为“祖龙”的原因,他将生生世世护佑我华夏大地。

秦始皇之所以伟大,最重要的是他的那些制度影响后世两千年。比如皇帝这个词是他发明的,封疆裂土制度是他终结的,保证国家不会四分五裂,西方国家赞美秦始皇也是因为这点。他的大一统思想目的就是将国家的所有思想高度集中统一。

2、汉高祖刘邦的历史贡献:

刘邦对历史的贡献是非常卓越的,他是继秦始皇之后第一人,建立了四百年汉王朝基业。也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夏王朝,汉朝称谓是我们民族的称谓。历史证明,一人智仁不如众人智仁,他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建立辉煌的王朝,成就个人伟业,乃至影响几千年的创造性开拓之举。刘邦是汉族雄风的开创者。历史选择刘邦,刘邦没有辜负历史。他建立的王朝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直到今天我们都已汉族人自居,这也是从汉朝开始的。

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十五税一低税率政策的一位皇帝。他重视农耕,休兵养生,以孝治理天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3、汉武帝刘彻的历史贡献:

汉武帝刘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他十六岁登基称帝,加强君主集权、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以推恩令解决诸侯问题、并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加开疆拓土,北破匈奴、东灭朝鲜、南平百越、开拓西域、征服西南诸夷,将“汉”的威名传扬四海。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汉武帝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对封建统治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但对整个中国历史而言,是有争议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齐放,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大跃进时期,后来再也没有这么灿烂的文化了。

4、隋炀帝的历史贡献

平定南陈,一统天下,结束了自三国以来近四百年的战乱局面;开凿了世界第一长的隋朝大运河;开疆扩土五万里,建立了“过于秦汉”和唐宋的辽阔疆域;创立了影响中国后世千余载的科举制度;颁布了“无隔夷夏”的开放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华夏文明与外界的交流;东征西讨,令四夷臣服。

5、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贡献

唐太宗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治制度。设置了“三省六部制”,但在贞观时期的三省职权划分则体现了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而且唐太宗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隋朝灭亡引以为戒,节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可见唐太宗的智慧与胸襟。

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会因为血缘、地区,不问出身,甚至不因是政敌而舍弃贤能人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任用许多人才。唐太宗他求贤若渴,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增加科举考试,扩大科举考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召集更多的人才。由于唐太宗对人才的重视,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并且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也相当严格。他鼓励大臣们直谏,是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唐太宗对人才的重视和纳谏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之一。

唐朝初期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节制力役的征发,不争夺农时。对受灾区免除税赋,开仓赈灾。另外还节省各省部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通过"互市"来换取大批牲畜,用于农耕。使之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唐太宗十分重视官吏的清廉,增派以房玄龄为首的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官员,将其地方官员的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奖惩升降的凭据。使得百官自励廉能,个安本分,一心为公。贞观时期,是历史上贪官污吏最少的时期。唐太宗十分重视法制,他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真正做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执法时铁面无私,但是在量刑时唐太宗又反复考虑,谨慎为之。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在唐太宗的苦心经营下,贞观年间社会治安情况非常好,犯法的人少了很多,被判处死刑的就更少。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可见达到了当时集权制度的最高标准。

对于依附的各族,不改变其各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任命各族首领管辖本部。还通过“和亲”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因而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唐太宗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博大的胸怀治理的贞观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为现代的中华民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让后人为之敬仰。

6、宋太祖赵匡胤的历史贡献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推行“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理念,实施“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采取“收起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用“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一举产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推进宋朝的繁荣昌盛。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7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

成吉思汗在蒙古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因为有了成吉思汗,蒙古民族才得以形成,蒙古社会才得以发展。成吉思汗出生的年代,在广阔的蒙古高原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部落或部落联盟。其中,除蒙古诸部以外,比较强大的还有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汪古部等。这些部落长时期进行着无休止厮杀的部落战争,不仅妨害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也给了南方的金朝统治者在草原上任意屠杀和掠夺民众的机会。成吉思汗以惊人的胆略、恢宏的气度、百折不挠的精神顽强奋斗,将众多的部落聚集在自己的旗帜下,将原来散漫的,互相敌对的部落统一起来,结成一个坚固的、纪律森严的国家。

广大的蒙古地区结束了以前分裂混战的局面。千户、百户的编制,使各个分散的部落有机会互相接近,一些部落的界限干脆被打破了,成为新的行政体制之下共同生活、共命运的共同体。成吉思汗时期创制了蒙古通用文字。这对于蒙古文化的提高和政令的推行起到很大的作用。成吉思汗命令把他制定的法律写成册子,颁布了《大札萨》,并任命断事官,从此大蒙古国有了成文法典。蒙古文字的使用,不但便于推行政令和提高文化,也使得蒙古语逐渐成为诸部族通用语言和共同语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蒙古社会内部的战争停止,社会秩序稳定,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外的商品交换关系也变得更安全和频繁。

成吉思汗多次南下,征伐西夏和金朝的战争,为草原带回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工匠,有力地促进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成吉思汗非常重视对先进民族文化的吸收。他重视有学识的人才,重用那些外来的有识之士。成吉思汗身边集中了一批畏兀儿、契丹、汉等民族的文人,他们对于蒙古的文化提高起到启蒙作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庞大的国家,打开了东西交通,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等等,其意义是深远的。

8、明太祖朱元璋的历史贡献

首先,进一步统一全国,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朝建立后,面临着进一步统一全国的任务。朱元璋经过20多年的斗争,除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和北元势力控制的蒙古地区外,全国已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朱元璋推行一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尽力争取和安抚各地的少数民族,进一步巩固全国的统一。朱元璋一再声明“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问,姓氏虽异,抚字如一”,宣布对全国的少数民族都一视同仁地加以安抚。根据这一政策,明朝在北方地区,在集中兵力与北元做斗争时,很注意用怀柔手段争取北元的宗戚、官吏和蒙古百姓。在其他地区,也采取相应的怀柔措施,来安抚当地的少数民族。朱元璋施行的这套民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元朝以来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得到缓和,再加上明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使我国众多的民族都处在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大大加强了各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融,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其次,加强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污吏,打击不法豪强,稳定政治局势。

朱元璋按照“权不专于一司”“事皆朝廷总之”的原则,对国家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强化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全国行政、军事和司法监察三大系统的机构彼此分立又互相制约,最后都由皇帝直接指挥和控制,皇权空前提高,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朝廷对官吏的控制和对人民的统治也大大加强。还采取“锄强扶弱”之策,礼法并行,大力整肃吏治。他在改革国家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官吏的考核和监察制度。对官吏违法乱纪行为则采取随时惩办和集中打击的办法,用重典严加惩处,即使是皇亲国戚、勋臣宿将,也不稍宽假,从而扭转了官场的风气,“吏治澄清者百余年”。对贪得无厌、横行不法的豪强地主,也严厉惩治。

再次,调整生产关系,减轻百姓负担,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朱元璋提出“安民为本”“藏富于民”的主张,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根据元末农民战争已经打乱土地配置的现实情况,朱元璋对土地关系进行调整,规定凡是地主在战争中逃亡后荒废的土地,被农民耕垦成熟的,归农民所有,并计民授田,将无主荒地分给无田乡民,在荒地多的地方,还鼓励乡民多垦多种,“永不起科”。直到洪武二十八年下令:“凡民间开垦荒田,从其首实,首实一年后官为收科。”也就是说,农民开垦的土地在官府登记后,要向国家交纳赋税,而官府则承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这些法令的施行,使许多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小块耕地,成为自耕农。自耕农经济拥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也比佃农经济具有更大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实行全国大移民,将“狭乡”之民移至“宽乡”,屯田耕垦。计民授田与全国大移民的实行,就将农业社会两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重新进行配置,促使两者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加上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负担的减轻,并实行奖励农桑、兴修水利等多项举措,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最后,尊孔崇儒,振兴文教,施行教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朱元璋登基后,重拾华夏文化的传统,尊孔崇儒,倡导理学,重新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并依照儒家的礼乐思想,制礼作乐。同时,广开学路,在中央办国学,在郡县办儒学,在基层办社学,在卫所办卫学,在少数民族地区办土司儒学,教育的发展远超唐、宋。与办学相衔接,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唐、宋以来的科举制度,使之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并在民间普施教化,移风易俗,醇厚人情。传统文化开始全面走向复兴。

朱元璋的这一系列活动及其建立的一套典章制度,废除或改革元朝遗留的许多弊政,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复兴,弼成了“洪武之治”,促进了明前期洪、永、熙、宣盛世的出现,从而为明朝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

(二)军事将领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在国家建立和存续的过程中,军队是一支重要的核心力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历代的军事将领以他们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和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尚武精神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为了维护民族的生存权、发展权,涌现了一大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伟大军事将领;

1、军事家孙武的历史贡献

孙武从周敬王八年(512)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到周敬王三十八年,孙武在吴国活动了30年,为吴国的强盛和称霸中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武著有中国最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孙武的一些军事观点和治军思想,为后世的军事家传诵和应用,它是我国军事史上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孙武强调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外交努力、军事实力、自然条件诸因素有联系,预测战争胜负主要就是分析以上这些条件如何。孙武不仅相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强调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对立面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中国自古是兵学昌盛之邦,素有“兵学之邦”的美称。在中华文化浩瀚而丰富的文献典籍中,兵法与谋略始终是一只闪耀着我们民族伟大智慧的灿烂奇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孙子兵法》作为一本兵书,具有非常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它从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探讨和揭示战争的一般规律,从而用以指导战争。如果按照现代军事理论来分析《孙子兵法》所包含的战争观,依次体现在战争观念、战略体系、战术思想以及治军理论四个方面。

《孙子兵法》虽然是产生于冷兵器时代的兵书,但就其应用价值来说,却远远超出了孙武著书时的初衷。不仅如此,《孙子兵法》甚至突破了兵书的限制,它所提出的原则和策略,不单只是军事原则和军事思想,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到政治、外交、经济、商业、人际关系乃至体育竞赛的领域中,产生很大的指导作用。

2、军事家孙膑的历史贡献

孙膑,齐国人,兵圣孙武后裔,战国中期著名军事家。司马迁说:“膑生于阿、鄄之间。”经考证,为鄄城县孙老家人。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大约在吴起之后,与商鞅、孟轲同时。

孙膑四岁丧母,九岁丧父,由叔父抚养成人,少年时即有远大志向,他不辞劳苦,至云蒙山,拜鬼谷先生王栩为师,专攻兵法。王栩精通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莫测。苏秦、张仪等名士皆出其门下。

孙膑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为人忠厚,深得鬼谷子器重,传其《孙子兵法》13篇。孙膑在鬼谷与魏人庞涓为同窗好友,结为兄弟。然庞涓心胸狭窄,好强自负,身在山中,心向仕途,学业未完就回魏国做了惠王的将军。他自知不及孙膑,又恐其投奔他国,便设圈套将孙膑骗到魏国,并捏造罪名使孙膑惨遭膑刑。后孙膑识破庞涓奸谋,装疯作傻。齐人淳于髡出使魏国,将孙膑藏匿于车中,载回齐国。

孙膑至齐,寄居将军田忌家中。当时,齐威王喜好赛马,且以重金为赌注。田忌虽不乏良马,然与齐威王比,屡屡以微弱劣势而败。孙膑以“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妙计,使田忌两胜一负,赢得千金。田忌借机向齐威王举荐孙膑,齐威王十分欣赏孙膑的政治主张和军事才能,为辅佐自己称雄争霸,任命孙膑为齐国军师。从此,孙膑得以施展才志,实现宏愿。

齐威王三年(前354),魏伐赵,庞涓率军围攻邯郸,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以孙膑为将,孙膑说:“刑余之人,不宜为帅。”于是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前往救赵。田忌按照孙膑“批亢捣虚”的策略,攻魏以救赵。首先佯攻魏国平陵,继而奔袭国都大梁,最后集中主力于桂陵(今菏泽市东北)截击并大败魏军,创造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

齐威王十六年(前341),魏攻韩,韩告急于齐。威王仍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攻魏求韩。魏将庞涓去韩而归,率兵10万与齐决一死战。孙膑知魏军强悍轻敌,乃用退兵减灶之法以诱敌。庞涓沿途验灶,以为齐军逃亡过半,于是丢下步军,率其轻锐兼程追赶。孙膑计算其行程,夜晚当至马陵(原属河南范县境,今为山东莘县境)。马陵道狭,而且多阻隘。孙膑夹道设下伏兵。并让人将一树刮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下令,但见树下火光起时,一齐放箭。庞涓果然追来,天黑时进入马陵。见路旁树上隐约有字,令士卒取火照认。两边伏兵见火,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兵败势穷,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大破魏军,俘虏了太子申。从此,魏国衰落,齐国则威镇诸候。

孙膑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这两次重要战役中,充分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名闻天下。

后来,孙膑见官场险恶,毅然辞官,潜心于兵法研究,并招聚门徒,传授兵法,隐居而终。孙膑的军事著作,由其弟子根据他的军事理论和作战经验整理而成,今天我们称之为《孙膑兵法》以二百二十二枚竹简记有《禽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等十六篇。它继承和发展了孙武、吴起等前人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军事名著。同时,《孙膑兵法》已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刻影响。孙膑作为伟大的军事家,《孙膑兵法》作为军事名著,在国际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享有盛誉,为中华民族赢得了骄傲,增添了光彩。

3、战略家司马错的历史贡献

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我们心中都会涌上这么些名字:白起、王翦,王翦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无疑都令人印象深刻,可是谈到司马错,当时并不被时人重视后人知之甚少,这位名将的战功并不耀眼,疆场搏杀亦非所长,但他伐蜀灭楚,平定叛乱,力助秦国一统江山。

司马错的一生打了两场大战,一次是灭蜀之战,一次是攻楚之战,而且这两场战争在当时都很稀松平常,毫无名气。司马错灭蜀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但这场战争的价值是在后来才显现出来受人重视的。

秦惠文王九年,巴蜀互相攻伐,秦惠文王欲趁机灭蜀,却因韩国侵秦而犹疑不决,便召集群臣商议,张仪是名典型的政客,连横战略的始作俑者,强调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所以主张先攻韩国,还滔滔不绝说了一番道理,张仪的言论招致都尉司马错的反驳。在秦国的大将里,司马错一向低调,没有大将白起那么有名,但也有人认为他才是秦国最出色的战略家,司马错的主张很明确,取蜀是第一要务。拿下蜀国,不仅扩张了领土,还可得到财富,一举两得。得蜀之后,再收巴蜀之兵,造大船浮江攻楚,必定取胜,楚国一亡,天下可定矣。而事实也果如司马错所言。

司马错的第二战是伐楚之战。在其消灭蜀国,彻底平定蜀地后,司马错便率大军乘坐大船万艘,进攻楚国。秦军战胜重重困难,翻越穷山险隘,出其不意地攻到楚国后方。当时楚军主力注意力都放在了,楚秦交战的前线,谁也没想到司马错会从后方突袭,这场仗是典型的避实击虚战术,司马错开创了我国战争史上早期的战略大迂回战例,实践了他得蜀即得楚的预言。

他与白起王翦相比,白起失之残忍,王翦擅长战术,只有他精通战术,更通谋略。司马错可以说是秦国功劳最大的三个将领之一,有这样的能臣干将在,秦国霸主地位无可争议。

4、秦将赵佗的历史贡献

赵佗,秦朝著名宗室将领,南越国创建者。公元前207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帝”。19岁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公元前219年,被封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公元前204年,创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正式分封他为南越王。他重视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下历史伟业,成为一代伟人。从任嚣、赵佗开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历史上许多赞颂赵佗的诗篇,表明了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5、汉将霍去病的历史贡献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体现的是追慕强者的尚武精神。“去时儿女悲,归来胡茄竞。试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22岁的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姑衍,兵锋直抵翰海。一说狼居胥山位于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克鲁伦河之北,姑衍山在狼居胥山之西。另一说狼居胥山即高加索山,而翰海则是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无论据哪说,霍去病都是整个华夏五千年历史中汉族将领中率军远离国土最远者,大汉的雄壮的国威第一次播洒极北荒寒之地。他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

后人对霍去病将军的仰慕和喜爱的情结,不光是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哀思,更重要的本质内容其实是对尚武精神的推崇与向往。所以霍去病是汉民族战争史中最为荡气回肠一章,他的胜利已不单单是一次对外战争的完胜,更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的丰碑,整个汉民族为之骄傲,它鼓舞感召着一代一代的汉家儿女,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更让无数性情汉子血脉贲张。正因为如此,霍去病成为了古代士人与将领共同偶像,人们竞相歌咏他、崇敬他、热爱他,自古至今延绵千年。

6、女将军花木兰的历史贡献

花木兰是一个身怀家国大义的巾帼英雄。她深明大义、坚毅勇敢,毅然决定替父从军,花木兰的事迹表现出她的高尚品德与爱国热情。在花木兰功成名就后,又为了孝敬父母而辞官还乡,这又表现出花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洁情操。

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帼国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7、三国名将关羽的历史贡献

三国名将关羽一生以忠义、勇猛、信义卓著、体贴关爱士卒民众而被当时及后世之人所推崇爱戴。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关羽:“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

《三国演义》中魏国谋臣程昱评说关羽:“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清代史学家赵翼称“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并言道“二公之名不惟同时之人望而畏之,身后数百年,亦无人不震而惊之。威声所垂,至今不朽,天生神勇,固不虚也。”

故兵家、军警、武术界人士对关羽都很推崇。统帅领兵治军,将校英勇作战,警察维护治安,武师增进武艺,都以关羽的精神品格为效仿膜拜的偶像,关羽也以其自身的人格素养、武艺高强、忠义信勇、侠骨丹心而被后世人尊为军神、战神、中华武圣人。

关羽不仅作战勇猛,勇而有义,经营荆州独当一面,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而且也是古今儒将的典型代表。史书记载,关羽熟读春秋,独得《春秋》真谛,深明义理,并以之为建树人格品德的准则。正应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格言,关羽身体力行践行了儒家道德文化精髓。关羽对儒家道德思想的切实的行为实践,增强和加深了中华民族各阶层、各信仰、各行业对儒家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理解。儒家将其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肩而列,共享殊荣。

8、农民将军薛仁贵的历史贡献

唐朝盛产人才,而薛仁贵就是诞生于唐太宗时期的一位惊世之才。薛仁贵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大唐,他在军事以及政治方面对大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薛仁贵就是现实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人物。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薛仁贵在破铁勒一役中的表现可谓是名震天下,不论是时人或是后人都为他三箭定天山的神举倾倒。

薛仁贵戎马一生,他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子弟。薛仁贵的传奇一生,所影响的不仅仅只是一朝一代,而是整个大唐的漫长繁盛时期。

9、抗金英雄岳飞的历史贡献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是中国历史伟人;是我国古代的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思想家和最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光荣与骄傲。岳飞统率的岳家军,是抗击金军的中坚和主力,是正义的、仁义的雄师劲旅,是我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英雄部队,在中外军事战争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岳飞精神,是岳飞人格与思想、行为与业绩的升华、抽象和结晶。岳飞精神内涵宏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五个要素。一个核心是爱国主义。五个要素是尽忠报国,捍卫统一;事母至孝,教子有方;惜将爱兵,严明军纪;生活简朴,坚守清廉;好学进取,自强不息。这五个要素又可简化为五个字,即忠、孝、严、廉、强。

爱国主义是岳飞精神的核心,是贯穿和衔接整个岳飞精神及其各个要素的主线和红线。大凡提到岳飞,人们首先油然而生的联想就是忠,就是爱国,就是岳母刺字。对岳飞来说,“尽忠报国”是母训,也是自誓;是人生信条,也是毕生行动。身处当时历史环境的岳飞,忠君与爱国当然相关、相连,这很自然,也是必然。但,岳飞的忠,首要的和主要的,不是忠于君主,而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认为岳飞“愚忠”,是对岳飞的错觉和误解,甚至是一种扭曲和亵渎;有的可能是少知盲从,有的可能是偏见成见,客观上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上当受骗,因为这正合了乾隆皇帝等人的险恶用心或良苦用心。恰正相反,岳飞之忠,富有理性。最典型的例证,不仅有岳飞曾多次批评、抵制过赐他“精忠岳飞”锦旗的宋高宗赵构的意旨的可贵言行,而且有他被赵构下诏罢官、赐死的可悲结局。评判历史人物,重要的不是看他比后人少了什么,而是看他比前人多了什么。历史昭示人们,无论是作为民族英雄的岳飞本人,还是作为文化硕果的岳飞精神,许多贡献都是前所未有的。

时势造就英雄,时势也造就英雄的精神。岳飞精神的产生和形成,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更有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时代要求。岳飞精神,是南宋时期人民意志和民族美德的集中体现,是这个时期时代精神的经典范例和时代最强音。由此也不难看出,岳飞精神,是我们今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

10、抗倭英雄戚继光的历史贡献

戚继光(15281112日-15881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11、爱国将领郑成功的历史贡献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南明弘光元年(1645)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见于王,王赐之姓。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

郑成功于永历十三年再次北伐,战败后退回思明,便着手收复台湾。当时台湾为荷兰殖民者所侵占。后经过八、九个月的战争,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16622)迫使荷兰总督揆一投降,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可惜,克台后不到半年,这位年轻的民族英雄就病故了。

12、晚清名将左宗棠的历史贡献

左宗棠(18121110日—18859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但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 他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叛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左宗棠最先创办了福州船政,对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建立中国近代海军奠定了根基,被称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他还最先创办甘肃机器局、西安机器厂、兰州制造局、兰州织呢局等,引进西方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为中国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了先河。

 他十分重视兴修水利,从东南到西北,最后又在北京和江南,为民治水兴利。他还大力筑路植树,栽桑种茶,绿化祖国,优化边疆生态环境,是开发大西北的先驱和大功臣。他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为抢救典籍,编印书刊,兴教劝学,,建书院等做了大量的好事。

  在左宗棠运筹帷幄下,克服了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打败了盘踞新疆达13年的沙俄和英帝国的走狗阿古柏,光复了新疆大部,并5次上奏折建议把新疆建设为省。他调遣重兵,进击伊犁,舆梓出关(用马车拉着自己的红漆棺材出关),威慑敌胆,为曾纪泽赴沙俄谈判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武力支持,迫使凶恶而贪婪的沙俄带着唾沫吐出了几乎要吞下的肉,使得伊犁和新建其余广大地区得到光复,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住了占我国总面积六分之一的国土,这个功绩永垂不朽。当法军在越南、桂边界和台湾、福建以陆海军大举入侵我国,我国又处于危机关头时,左宗棠以70高龄慷慨以行,再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撑着重病之躯走向抗法前线,派遣名将,统帅劲旅,坐镇福州,获得谅山——镇南关大捷,并精心筹划海防全局,关心台湾防务和建省,最后殉职在岗位上.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抗法战争“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怀恨生平,不能瞑目”。

(三)士大夫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士大夫阶层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一支重要的精英力量,他们在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学识渊博、饱读诗书,他们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们忠心耿耿心系江山社稷,他们通过出仕来实现治国主张,他们辅佐封建帝王制定治国之策,他们上能安邦定国,下能体恤黎民百姓。他们在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业中为我们国家发展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者和发展者。让我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一起回顾他们治国理政的丰功伟绩。

1、改革家管仲的历史贡献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日“敬仲”,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因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而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少时丧父,家庭生活贫困,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经营商业,为后来辅助齐桓公经济富国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后来管仲从事政治活动,曾支持公子纠与小白(即齐桓公)争夺君位。小白取得君位后,经鲍叔牙的力荐,不计前嫌,管伸被拜为齐国上卿(即丞相)。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等。通过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

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政策,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作出了巨大贡献。管仲的政治、经济思想收录在《管子》中,该书共24卷,85篇,今存76篇。

2、法家名相商鞅的历史贡献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最开始取消了秦国的乡邑制度,设立了郡县,并设立了相应的郡主和县令,这个制度使得皇权被皇帝收回了,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并且这也是秦国后来郡县制的基础。第二他废除了原来一直在秦朝延续的世卿世禄制度,改为了官僚制度,贵族不再世代都是贵族,官民有了很多的焦点,以前贵族高高在上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也大大削弱了各大贵族家族的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他还设立了军功授衔制度,根据军功来给士兵分配官爵,没有军功的人没有爵位,这大大加强了底层百姓的积极性,人人都想立功,人人都想拥有财富。接着他又设立了连坐制度,连坐制度是和告发制度并行,一家犯法,紧跟着的十个家庭都是要遭殃的,对犯罪的举报有功,并且把全国的百姓都编制成了一片一片的网络,连坐制度就这样实行了开来。

在经济上,他废除了井田制度,放开了土地的使用权,大胆把土地都给了农民,只要是土地产量高的,国家都会奖励,织布多的家庭也会受到奖励,彻底激活了农业的活力,也正兴了秦国的经济,同时他还规定,男子成年后必须分家分户,这就使得人口的增加和流转,土地的利用更为广泛之后,后被兵源也是逐渐增加了。

3悲情丞相屈原的历史贡献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战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才华,年纪轻轻就当了楚国的左徒(楚官名),经常同楚怀王一起研究政事,拟定法令,深得怀王的信任。屈原生活的年代,是战国中后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积极向外扩张,一心要吞并六国。面对这种形势,屈原主张在国内积极改革政治,变法图强;在国外联合齐、魏、赵等国共同抗秦。这些主张受到人民的拥护,但遭到那些守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经常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听信谗言,慢慢地对屈原疏远了。屈原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却眼睁睁地看着楚国一天天衰败下去,内心悲愤不已。他把满腔的爱国热忱都倾泻到诗句中去,写出了有名的《离骚》。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屈原强烈的正义感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周赧王八年(前307年),秦昭襄王即位后,采取软的一手,拉拢楚国,以便各个击破“合纵”各国。楚国与秦国结盟惹恼了参加合纵地其他国家。前303年,齐、韩、魏三国联合进攻楚国,楚怀王派太子横到秦国援救,才退了兵。

后来太子横当了楚王,依旧不思进取,任用奸臣,不问国家大事。屈原看到朝廷腐败,国家命运越来越危急,忧心如焚。他接连写了几封奏章,劝楚顷襄王起用贤人,革新内政。但他反而被撤掉官职,流放边疆。

屈原的流放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仍旧关注着楚国,牵挂着楚顷襄王,希望楚顷襄王召他回国都,以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一年一年过去了,没有要他回朝廷的消息。

278年,秦国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的郢都,楚顷襄王逃走。屈原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楚国快要灭亡了,伤心得大哭起来。他不愿意看到楚国沦亡,不愿意看到百姓受秦国的残害和欺压,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抱了快大石头,投进汨罗江(湘江的支流)中自杀了。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他为人民争取和平的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4、法家践行者李斯的历史贡献

李斯的处世哲学是“老鼠哲学”。人是一只老鼠,同样是老鼠,但有粮仓老鼠和过街老鼠之分。“我”要当一只粮仓里的老鼠。为这一目标,李斯奋斗了一生。临死的时候长叹一声“仓鼠上越高,摔越远。”

李斯年轻时当过小穷,后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治国之道。学业完成以后,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唯有秦国具备统一天下,创立帝业的条件,于是他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先在秦相吕不韦手下做门客, 取得吕的信任后,当上了秦王政(嬴政,即秦始皇)的近侍。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给秦王上了《论统一书》,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 秦王政欣然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先任命他为长史,后又拜为客卿,命其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和部署。

公元前237年,秦国宗室贵族借口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搞间谍活动事件,即利用修水利工程(郑国渠)消弱秦国国力,要求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在被逐离秦途中,写了《谏逐客书》,劝秦王收回成命。他在《谏逐客书》中,列举大量历史事实,说明客卿辅秦之功,力陈逐客之失,劝秦王为成就统一大业,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集人才。秦王看了《谏逐客书》深受感动,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不久又提升了他当廷尉。《谏逐客书》不仅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而且也是一篇胎炙人口的代秀文章。鲁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重新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佐助秦王政制定了吞并六国,实现统一的策略和部署,并努力组织实施。结果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了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屡建奇功。他建议秦始皇废除了造成诸侯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加到41郡),郡下设县、乡,归中央直接统辖,官吏由中央任免。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分职 国家大事。这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所以,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秦统一后,由于过去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语言、文字有很大差异,对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利。李斯及对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便于书写的小篆(也称秦篆和斯篆),作为标准文字。他还亲自用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作为范本,推行全国。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鲁迅先生说,李斯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殊勋”的。今人遗憾的是,斯手书已大多散失。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李斯亲书的琅玡刻石,山东泰山岱庙现存有李斯篆书的秦二世诏书刻石的残片,这些刻石虽己严重残损,但它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文字刻石,实为稀世珍宝。李斯还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

5千古名相萧何的历史贡献

萧何作为西汉王朝的缔造者为汉帝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贡献主要有四;其一,开国之功。在刘邦起兵过程中,萧何是主要的策划者和组织者。秦国灭亡以后,形成了楚汉相争的对峙局面。刘邦命令萧何留守关中。萧何收敛赋税,镇抚百姓,把关中治理得井井有条,源源不断地前方前线输送充足的粮饷和壮丁,使百姓爱戴刘邦,不肯为项羽出力,解除了刘邦的后顾之忧,为刘邦建立起稳固的后方基地。

其二,定策之功。萧何还没有跟随刘邦起兵时,就通晓法令,担任秦沛令“主使掾”。刘邦称沛公后,任命萧何为主丞,料理日常政务、军务。攻占咸阳后,他劝刘邦不要满足于当前的胜利,应当安抚民心,制定了著名的“约法三章”。在楚汉战争和建立西汉以后,他重新整顿秦朝的旧法条文,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律令和赋税制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丞相,治事方针一无变更,一切都遵循萧何的成规。这就是成语“萧规曹随”的由来

其三,荐贤之功。韩信投奔刘邦以后,刘邦只派他当了一名管军粮的小官。萧何发现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后,向刘邦大力举荐,但刘邦仍旧没有重用他。韩信失望之下,逃离汉营,另找出路。萧何听到消息后,骑上快马连夜追赶,把韩信追了回来。在萧何的一再举荐下,韩信被任命为大将军。韩信没有令刘邦失望,也没有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在楚汉战争中,他率领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连战连胜,最后在垓下设十面埋伏,一举将项羽全军歼灭,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中国历史上识才荐贤的典型事例。

其四,护书之功。秦始皇颁布焚书令后,民间的前代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书籍被烧成灰烬,咸阳就成了收藏和保存图书资料的惟一场所。刘邦的义军攻入咸阳后,许多将领忙着抢占府库良马,瓜分金银美女,就连刘邦本人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头扎进宫中,贪恋着金玉、狗马、美女而舍不得离开。唯独萧何对金帛财物毫不动心,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第等衙门府第,收取律令、图书、文献档案,细心地保藏起来。在随后爆发的楚汉战争及刘邦初创帝业的艰难时期,刘邦之所以能够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并迅速采取措施占领要塞、镇抚百姓,全赖萧何这一及时收藏图书、档案之功。西汉建立后,萧何制定汉律,就是在秦律的基础上加以完善而成的。如果没有萧何的救护图书,就不可能制定出那么完整的汉律来。也同样是由于萧何的护书之功,才保存了大量先秦文化典藉,才使中华文化得以延续。

6、儒学大家董仲舒的历史贡献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思想与智慧赋予了儒家学派新的生命力,他就是董仲舒。作为一位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历史人物,董仲舒在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董仲舒,西汉广川郡人,年少时便勤奋好学,精通春秋等儒家经典。他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的思想不仅符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他曾为汉武帝的辅佐大臣,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建议,如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等,这些建议都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董仲舒的政治理念,强调了君臣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董仲舒的影响力。他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继承并发展他的思想,为我们的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蜀汉名相诸葛亮的历史贡献

诸葛亮(181年-23410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刘备所建蜀国的丞相,可以用“智慧卓绝”来形容他的一生,在历史浩瀚星空里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政治上作为蜀汉丞相,他处理事务简洁、实际出发,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诫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经济上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一直延用至今。这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军事上诸葛亮的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作为军事家,诸葛亮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

8、帝王人镜是魏征的历史贡献

魏征,被唐太宗李世民尊为雕琢“美玉”的良工、矫正己过的“人镜”,故始有“帝王人镜”一说,意思是魏征是皇帝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李世民的原文为“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而世人则把魏征誉为“一代名相”和“千秋金鉴”。从贞观年间魏征的进谏活动和主要表现看,魏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负盛名的杰出的谏官代表,忠心辅国,犯颜直谏,获此殊荣,名实相符,当之无愧。

魏征进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数量多多。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后二百余事”,数十万言。二、质量上乘。魏征谏言无论疏文、谈话,观点鲜明,文辞犀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一般都能使唐太宗折服或猛醒,从而达到进谏的目的。在魏征所有谏言中,尤以贞观十一年上奏的《谏太宗十思疏》和贞观十三年上奏的《十渐不克终疏》两篇疏文最为著名,被历代史学家称为“万世师表”。

9、唐诗圣人李杜的历史贡献

李白主要成就有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诗,写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战争中承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垢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在于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提供了史的事实,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

但是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史实只提供事件,而杜诗则提供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杜甫写时事的诗,多是古体,因古体便于叙事。他在古体上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他的律诗,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却更为辉煌。

10、文豪欧阳修的历史贡献

欧阳修: 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幼年丧父,家贫力学,敏悟过人,读书成诵。天圣八年(1030)登进士第,为西京(洛阳)留守推官,与钱惟演、梅尧臣、尹洙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佑元年(1034)充馆阁校勘。景佑三年,因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令。康定元年(1040),奉诏复职。庆历三年(1043)充太常丞知谏院,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新政,次年新政失败,范、韩、富等相继离京外放,修亦为政敌谗言所中,出知滁州。后移知扬州、颍州、应天府。至和元年(1054),召还与宋祁同修《唐书》。累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其词集初名《平山集》,已佚。又有《醉翁琴趣外篇》六卷和《六一词》一卷等版本。还有《毛诗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洛阳牡丹记》、《归田录》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文论和创作实绩,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欧阳修大力提倡古文。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

在创作方面,他一方面写了大量“聊佐清欢”的绮罗香泽之语,构成其俗艳之词的主体部分;另一方面也别出蹊径,用民间新腔,叙写风土人情。而其寄托忠爱悲愤的慨叹词,如《圣无忧》(世路风波险)、《浪淘沙》(把酒祝东风)等,抒情深挚,越出《花间》、南唐藩篱,尤为后来词家所瞩目,对同时代的张先和稍后的秦观都产生了直接影响。风格兼有清新活泼和豪放疏快的特点,是北宋婉约词派走向豪放词派的桥梁。

除在散文、诗、词、文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外,在历史学、考据学以及书法方面,欧阳修也有重要贡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进行了批评和纠正,并积极发现人才和提拔后进,宋代的一些大政治家、大散文家、大诗人不少出于他的门下或相从游,如梅尧臣、苏舜钦、苏轼父子、王安石、曾巩等。

11、心怀天下范仲淹的历史贡献

范仲淹(989829日-1052520日),字希文,汉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时期名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于世。

范仲淹出任泰州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针对内忧(官僚队伍庞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现状,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12、改革家王安石的历史贡献

王安石(10211218日-10865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执政之所以能敢作敢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进步的哲学思想支配,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还把“新故相除”看作是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树立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这些进步思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通过努力,更多人有了变革要求,这种要求不只是给朝廷方面造成必要压力促其革新,也提示朝廷顺应多早梁数人的要求来进行改革。王安石携亩的变革思想,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所有的改革家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13、大明能臣张居正的历史贡献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明穆宗时入阁,明神宗时成为首辅大臣,对明代政治、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他提出著名的“考成法”整顿官僚机构,抑制宦官势力,并采取整学政、清通欠、惩贪墨、汰冗官、省支出等项改革,使得明末腐败的政治局面得到了改善;他改革了赋役制度,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并重用潘季驯,把黄河从水患变成水利,使得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好转,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还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平定外患,扭转了边防的败坏局面。他为相的10年期间,是明朝中叶以来最好的时期。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著作传世。

(四)底层群众对中国精神形成的贡献

1、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影响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209)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尔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郭正域:“自古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秦之强盛,兼并六国,卒之扰乱天下者,非六国也,乃陈胜、吴广一二小民也。”

 

2、绿林赤眉起义的历史影响

公元17年,南方荆州(今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西部)闹饥荒,老百姓不得不到沼泽地区挖野荸荠充饥。人多野荸荠少,引起了争夺。新市(今湖北省京山市东北)有两个有名望的人,一个叫王匡,一个叫王凤,出来给农民调解,受到农民的拥护。大家就公推他们当首领。

王匡、王凤就把这批饥民组织起来起义,一下子就聚集了好几百人,还有一些逃亡的犯人也来投奔他们。王匡他们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省京山市大洪山)作为根据地,攻占附近的乡村。不到几个月工夫,这支起义军发展到七八千人。

王莽派了两万官兵去围剿绿林军,被绿林军打得大败而逃。绿林军趁势攻下了几座县城,打开监狱,放出囚犯;把官家粮仓里的粮食,一部分分给当地穷人,大部分搬到绿林山。投奔绿林山的穷人越来越多,起义军增加到五万多。

第二年,绿林山上不幸发生了疫病,五万人差不多死了一半。还有一半只好离开绿林山,后来分作三路人马——新市兵、平林(在今湖北随县东北)兵和下江(长江在湖北西部以下叫下江)兵。这三路人马各自占领一块地盘,队伍又强大起来了。当南方的绿林军在荆州一带打击官兵的时候,东方的起义军也壮大起来。琅琊(在今山东诸城)有个姓吕的老大娘,儿子是海曲(今山东省日照市)的一个公差,因为没肯依县官的命令毒打没钱付税的穷人,被县官杀害了。这一来激起了公愤。有上百个穷苦农民起来替吕母的儿子报仇,杀了县官,跟着吕母逃到黄海,一有机会就上岸打官兵。

这时候,另一个起义领袖樊崇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吕母死了后,她手下的人投奔樊崇起义军。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义军一直打到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在青州(今山东中部)和徐州(今江苏北部)之间来往打击官府、地主。樊崇的起义军很讲纪律,规定谁杀死老百姓就要被处死,谁伤害老百姓就要受罚。所以,百姓能拥护他们。

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和绿林军中的王匡是两个人)和将军廉丹率领十万大军去镇压樊崇起义军。樊崇作好准备,跟官兵大战。为了避免起义兵士跟王莽的兵士混杂,樊崇叫他的部下都在自己的眉毛上涂上红颜色,作为识别的记号。这样,樊崇的起义军得了一个别名,叫"赤眉军"

3、黄巾起义的历史影响

黄巾起义又称黄巾之乱、黄巾民变,是发生于184年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由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

黄巾起义源自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内忧外患,甲子岁(184年),张角创立太平道笼络人心,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汉灵帝命何进为大将军,利用“八关都邑”的地势和起义军内部原因获得胜利,黄巾军最终未能越过八关攻入洛阳。18410月围攻广宗时,张角病故,张梁为统帅,与皇甫嵩交战,张梁、张宝先后阵亡,黄巾军几支主力被镇压后,分散各地的余部仍坚持斗争,长达20多年。

“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尽快平定战事,朝廷军权下放地方,虽然减缓了东汉覆亡的速度,但为地方军阀割据、混战埋下了种子,动摇了东汉王朝统治,更成为三国分立的原因。

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比起秦末、西汉末两次起义,这是一次有周密计划、有长期准备、有明确目标的农民起义。同时,这次起义不再利用某些统治者的旗号,而是公开提出“黄天当立”的口号,表明了农民起义有了新的发展。这表明,起义更缜密,因为领导人大部分为农民,极大的动摇了顽固派的利益,以杨维旭为代表的富人便支持政府,抗压黄巾军。

4、瓦岗寨起义的历史影响

又称瓦岗军起义,是隋大业七年(611年)至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期间发生的一场农民起义。瓦岗农民起义,在历史舞台上活动了七、八年时间,动员了上百万的群众,转战河南豫北地区,“破化及,摧世充,声动万里,威行四方”,演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话剧, 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推翻隋王朝的整个斗争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瓦岗军的巨大历史功绩。遗憾的是,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及其保护下的政权,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走向下坡路,以至最后失败。

瓦岗寨起义历经八年,它和中国其它农民起义一起,经过浴血奋战,参与了推翻隋王朝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世族豪强地主阶级。由此,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瓦岗寨起义的故事是深入人心的。那大抵是因为《隋唐演义》、《说唐》等历史小说的广泛流传、一代又一代地说书人和传统戏曲的创作和渲染,使得义军首领和他们的斗争史迹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还因为它处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关头,它推翻的是历史上最荒唐无道的隋炀帝,它引发的是历史上最值得称赞的唐王朝,是贞观之治。

5、黄巢起义的历史影响

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剩余力量继续作战,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黄巢传》载:“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6、方腊宋江起义的历史影响

宣和元年(1119),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众梁山泊(今山东省梁山县),举旗造反。随后四处攻掠,活动范围在河北、山东一带,先后攻略十余州郡。宣和三年(1121)二月,宋江等进攻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时,被海州知州张叔夜袭败,宋江等投降。

此事件为宋人话本所演义,元人施耐庵据此创作《水浒传》,流传很广。宣和二年,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利用摩尼教在帮源洞聚众万人起事。方腊称圣公,建元永乐,分设官署。随后攻克睦、歙、杭、处、衢、婺等州县,众至数十万。宣和三年初,宋廷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领十五万大军南下镇压。方腊控制的州县相继失陷。四月,方腊率部退守帮源洞,与官军决战,所率七万人皆战死,方腊被俘,押送汴京处决。余部继续在浙东转战近一年,后被消灭。

方腊起义失败后,宋徽宗立即恢复了苏杭"应奉局",并在开封重新设置了"应奉司",加紧搜刮"四方珍异之物",宫殿、园林等巨大土木工程也照旧进行。

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河南息州赵丑厮、郭菩萨的起义,提出了“弥勒佛当有天下”的口号,揭开了元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又有广东朱光卿、聂秀卿的起义,称“定光佛出世”。同年又有河南棒胡的起义,棒胡烧香聚众,起义者“举弥勒小旗”。

7、红巾起义的历史影响

至元四年(1338年),彭和尚、周子旺在袁州起义,起义农民五千余人,“背心皆书佛字”。到了至正初, 小规模起义、暴动已遍及全国,仅京南一带的起义即达三百余起。举行起义的农民多是汉人、南人,因此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南人更加仇视。元丞相伯颜等人曾提出了要杀绝汉人张、王、刘、李、赵五姓的主张,同时又重申汉人不得执兵器,不得执寸铁,并且下今北人殴打南人不许还报等。这些禁令的实施,更激发了反抗的火焰。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各种各样的民谣到处传播。刘福通以“贫极江南,富跨塞北”为号召。当时有人说:“塔儿白,北人是主南是客。塔儿红,南人来做主人翁”。又说:“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这些民谣都强烈地反映了当时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正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总爆发,而更主要是阶级矛盾。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是至正十年(1350年)普遍流行于黄河灾区的一个民谣。到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果然因为挑动黄河,天下反了。这一年,元朝政府命工部尚书贾鲁发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农民共十五万人修治黄河,同时又派兵沿黄河镇压。就是这些黄河工地上服役的农民,点燃了红巾军起义的导火线。红巾起义爆发以后,一时“贫者从乱如归”,不出数月,黄河长江两淮之间,到处揭起起义的旗帜。

元末农民起义历时1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唐朝末年黄巢起义之后又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经过这次起义,自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土地集中问题得到较大幅度的调整和缓和,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明初的“移民垦荒”运动。明初阶级矛盾之所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正是拜元末农民起义所赐。

其次,在这次大起义中,大批奴婢得到了解放。奴婢在斗争中获得解放的事实,具有普遍意义。《大明律》规定:“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为良。”这说明了奴婢在起义中获得解放已为法律所肯定。这次起义是古代中国最有典型的一次起义,一来他起义有宗教背景,二来他不单是农民起义,更是民族起义,第三个就是他是最成功的一次北伐。

8、李自成起义的历史影响

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517日,在湖北通山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

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们容易为胜利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遭受了失败。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功之后迅速败亡。

9、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影响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等。领导人为洪秀全,称号为“天王”,首都称天京(即现南京太平天国(太平天囯,注:天国以“囯”代“国”,取王居其中义)(1851年-1864年),是中国清朝后期,由洪秀全(称号“天王”)所建立的国家,前身为1843年创立之“拜上帝会”。1851年成立太平天国,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势力遍及中国十省。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计存在13年。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战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有天地会及其支派的起义;北方有捻军起义;西南、西北有各族人民起义。天京失陷后,太平天国余部仍坚持斗争达4年之久。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尤其是当中外反动派勾结起来向太平军举起屠刀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英勇的斗争,使侵略者“呼救无人”、“梦魂屡惊”,给了侵略者以应得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时期,中国先后发生了大大小小上百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是底层群众在以帝王将相为主的精英阶层对国家治理失衡又无法自我修复时,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要求改变社会现状的一种以暴力方式的抗争手段,虽然每次农民起义都会付出鲜血和大量生命的代价,都会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底层群众反抗压迫、反抗剥削,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五、中国精神的衰退时期

(一)满清入关是中国精神走向衰退的标致

1644年三月,吴三桂开关,开启了满清入关的模式,一个总人口不过20万的的游牧民族开始了他一路的杀戳劫掠。同时,中国继蒙元后也再一次沦为外族统治,长达260年的历史!

中国历史上至少有三次重大的劫难,五胡乱华、崖山海战、满清入关,这三段历史是以汉文化为基础的中华大地的灾难,造成汉族几乎亡国灭种!

一个人口上亿的民族,一个世界第一大国,居然为区区几十万,连文字都刚发明不久的外族征服统治,未免令人扼腕叹息。且莫说晚清后期那一段屈辱史,令我们至今愤恨。就是那所谓的康乾盛世,其实也不如明正德年间吧!只不过历史好多都是后朝修的,有很多真相难免有所偏颇,清宫剧也是大肆宣染。

明祟祯年间,人口统计大概1.5亿人口,至满清顺治八年,人口统计5000多万,杀了多少人,近一亿。比世界一战、二战加起来死的人还多,这当中基本上都是汉族人口。

清兵因为惧怕汉族人口的巨大优势,采用暴政,屠城令多如牛毛,有我们熟知的扬州10日、嘉定三屠,还有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昆山之屠、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数不胜数。

清军入关及清王朝的建立,通过大兴文字狱、杀戮文人学者、大屠杀等让中华民族精英传承数千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遭受了重大浩劫先进精神文化先进的生产被落后文化所征服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遭受到了断崖式的打击所以这段时期就进入了中国精神的衰退期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我们要用考古发掘来印证

(二)1840年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精神的衰落

18406月至18428月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篇章。从此,中国在清政府的统治下,走向进一步衰退,中国民族精神进入严重的衰退期,民族自信、民族自立、自强都面临严峻挑战。

(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标致中国精神全面衰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公元1900528日(清光绪26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为终。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

清政府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八国联军事件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清朝灭亡前中国最黑暗的时刻,满清200多年的统治几乎让中国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被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消耗殆尽,民众变得麻木不仁、一些人甚至成为行尸走肉,中国社会成为了一个病入膏肓的社会。甚至连一直学习中国文化的日本人都讥笑我们是“东亚病夫”,并以中华文明的正统自居。

(四)1938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精神兴衰的重要转折

南京大屠杀对中国的影响相当巨大!日本鬼子蹂躏的不仅是中国的妇女,而且也是中国的灵魂;日本鬼子残杀的不仅是中国的民众,而且是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进步;日本鬼子荼毒的不仅是中国人的血肉,而且也是中日之间的历史渊源!

东史郎曾说如果中国军队奋起反抗的话,日本部队一定会被彻底消灭。可那永远都只是如果。当时的南京人民没有尝试任何反抗。

日军曾正式宣布强暴敌国妇女为非法行为,但这只是起到了鼓舞士兵在犯法后将她们杀死的作用,日本军人的确是守法,令人发指的守法。慰安妇的存在也仅是为了减少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批评,很难想象这种滑稽可笑的做法竟然是日本政府组织的。

永富角户这位态度和蔼、举止绅士的医生与过去那个残暴的日本士兵判若两人。他说他实在找不出理由来解释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

尽管中国俘虏在人数上大大超过了日本军人,却没有一个人采取行动来反抗这惨状。每个人都如此顺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南京大屠杀是南京这座城市一道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它深沉而痛楚,多年来一直隐藏着南京居民被压抑的恐惧和仇恨。紫金焚,则金陵灭。

(五)中国精英阶层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

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是1898年发生在我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运动。 18981月,康有为上书皇帝,提出三条变法纲领:立即宣布实行变法;广开才路,各级官吏都有权向皇帝上奏折;全盘改革政权机关。上书以后,康有为等维新派到处组织学会,创办报纸,宣传变法主张,改良主义运动有了很大发展,赞成变法的人越来越多。当时的中国,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险更加迫近。2月,康有为从广州赶到北京,第五次上书光绪皇帝,恳切地说明如果再不变法,不但国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普通百姓都要做不成了。 当时,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成了两派: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与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帝党”。慈禧太后等人手中掌握着实权,坚决反对一切政治上的革新。光绪皇帝为了增强自己的势力,对抗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后党”,维护自己的利益,保住自己的宝座,希望经过变法引进新人,夺取实权,改善自己的处境,支持变法活动。1898611日,光绪皇帝正式下令宣布变法,接受改良派的政治纲领。在维新派的影响和直接参与下,从611日到921日,光绪皇帝一连下了几十道实行新政的命令,对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在中央设立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各省设商局,推动工商业的发展;精简旧衙门和官员;废除八股文,改革考试制度;准许自由创办报刊、成立学会;奖励科学发明等等。 这些命令像雪片似的颁布下去,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支持的人固然不少,可是反对的人更占优势。除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集团之外,各省的地方官吏绝大部分也是守旧的官僚,他们把慈禧太后当作靠山,根本不理睬这些改革命令。各种顽固守旧的势力结成了一个反维新的联合阵线。而维新派除了拥有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外,丝毫没有与顽固派较量的实际力量。他们既不敢依靠人民群众,自己手中又没有军队,因此,维新运动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但随时有被顽固派扼杀的可能。9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又废除了一切新政法令。一大批维新人士惨遭杀害,维新派重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这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改革只进行了103天就在旧势力的反攻下失败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百日维新”。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封建官僚阶层的探索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的打击,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及先进的技术,这样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

他们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

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奕䜣等人。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1010(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11日夜、10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2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4、知识分子阶层的探索

新文化运动(the New Culture Movement)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5、爱国学生阶层的探索

五四运动,是19195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中,爱国青年和工人阶级为达到爱国的目的,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积极倡导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大解放。同时,爱国青年奔走呼号,不怕流血牺牲,为实现理想而苦苦追求,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四运动既是一次爱国的政治运动,又是一次文化运动,同时还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与以往的任何反帝反封建斗争一样,都具有爱国的一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后,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五四运动使得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中国革命已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近代以来面对民族危亡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华民族的精神阶层开始探索各种形式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演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民族解放斗争为唤醒民族精神实现民族独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为民族精神的逐步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中国精神的复兴时期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精神复兴的历史贡献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之中。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为了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最终都抱憾终天。

19217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几天后会议在浙江嘉兴南湖结束并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复兴而进行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不竭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激活了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10 页。)

(三)中国共产党第二、三代领导集体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是我们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他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他关于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理论,与马列主义建党学说、毛泽东建党思想及其实践一脉相承,又有重大发展,对我们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跨越。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新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全面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历史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引领,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领导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复杂而艰巨、神圣而崇高。历史启示未来,中国共产党终将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终将在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丰碑上写下更大光荣。

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锻造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证明,伟大的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矗立起了不朽的历史丰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英勇牺牲、勇于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一百多年来党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的复兴,更是中国精神的复兴。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个体都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创造者,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我们高举民族精神复兴的大旗对今天的中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个伟大的国家必然会创造和产生伟大的精神,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必然会伴随民族精神的伟大复兴!



作者:廖兴林(中管院华夏中心暨复兴之基课题组的高级研究员及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