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重阳节的来历

     九月九日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在七夕中元中秋三节之后,是人秋后的第四个节日,也是秋冬交替时的辞青、迎寒老节,还是一年最后一个数字重叠式节日。其九字重重,含义是极高极大,代表长久、长寿。1989年,我国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中国老人节。这样就突出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主题,对于促进家庭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重阳节是夏历的九月九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被认为是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菊花节”。近年来又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重阳,是明丽秋天中一个令人神往的节日。为什么叫重阳节呢?原来古人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极阳”,《易经》称“九”为阳爻(音摇)。而农历的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日月并九,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重阳节的来历起源很早,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生活于战国时代的大诗人屈原的《远游》中已出现重阳之名:
  “集重阳人地宫兮,造句始(星名)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九重天”的意思,并非节日之名。但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可见战国时已有餐菊之俗。
  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边一随从侍女贾氏也被逐出宫廷,嫁与平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蓬饵”
  就是用植物叶子和米面制作而成的重阳糕。这段话包括了重阳节的三个主要习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称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末句的“享宴高会”,就是重阳登高宴饮的意思。
  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性情恬淡,常常陶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风雅情绪之中。他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节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无菊无酒不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甚至重阳节提前到九月八日开始,或推后至十日仍过重阳。宋代以降,重阳风俗基本沿袭唐代,但插茱萸之风俗逐渐衰落。
  由此可见,重阳节的来历早在战国时期已开其端,汉代比较兴盛,到唐代正式定为节日。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还联系着一个富于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日:‘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高,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说的是东汉时代,汝南、汝河一带(今河南上蔡西南)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易学大师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
  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告诉他们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于接近。桓景挥剑斩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幸免于难。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这个传说把重阳节的来历解释为:九月九日外出登高,是为了躲避灾难,以后相沿成习,成了重阳节。

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的来历也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它起源于西汉,也有人说它起源于东汉。我认为,它首先起源于远古先人的思维方式和时间记忆方式,起源于农业社会到来时的生产劳动程序和祭祀活动。

  重阳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究竟重阳节的来历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远在战国时代已有重阳之名,屈原《远游》诗中有:“集重阳人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句中的“重阳”就是佐证。但洪兴祖解释为“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联系上下句分析这里的“重阳”,是“九重天”的意思,并非节日之名。可是,其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之风俗活动,在战国时已开其端。屈原《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战国时已有餐菊之俗。《事物纪原》又记载“齐景公始为登高”。三国魏曹工《九日与钟舞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九为阳九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长于久,故以享宴得高会。”因此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但何时登高、何时饮菊花酒,它们与重阳节是否有联系,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不可详考。根据今日所见古籍的记载,至迟在西汉时重阳节已成了固定的节日,且增添了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等风俗内容。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唐代定为官方节日。在重阳日,登高、插茱萸以辟邪为古老习俗。深秋时节,菊花独放,深受唐人喜爱,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唐人于重阳时,常邀朋赏菊,置酒赋诗,其乐融融。人们外出登高,“菊花须插满头归”成为流传很久的习俗。而插茱萸又是另外的一个习俗,唐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即是明证。

重阳节来历:九九为阳与星宿大火

  《周易》上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即一、三、五、七、九为天数、阳数,也是奇数,二、四、六、八、十是地数、阴数,也是偶数。两个阳数相遇就是重阳,一年之中会有五个重阳日,即一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为何独以九九为重阳节呢?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是最为长久之数,故称重九为重阳,以别于其他重阳日。古人说,‘旧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丁波在《重阳节》一书中说,古人重视阳月阳日,重大活动或朋友相聚要在阳月阳日举行。重阳两九相重,是为阳之极,但阳气达到了极点,大极之至了。阳极必变,就要转化。既有季节转化、寒暑转化,也有人间祸福交替的含义。
  九月九与春天的三月三寒食清明)是春秋两季相对应的大节,古人曾以天上的星宿大火出没为依据。大火星即二十八宿之中的心宿二,春天三月时在夜空出现,秋季九月就渐渐隐退。《夏小正》上说“九月内火”,意思是大火退隐。没有了时间坐标,寒冷的冬天到来,使人感到恐惧。
  古时大火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退走时要有祭送仪式。“寒气总至,民力不堪”,要解“阳九之厄”,人们便要登高、插茱英、饮菊花酒,就是为在没了火神保佑之后,更要防止寒邪侵袭,保证安全地过冬。

重阳节来历:黄帝忌日和祭祀

  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每逢重要节日就要对他进行祭祀。相传九月九日是黄帝去世之日。在《汲郡家竹书》中说:“黄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为黄帝之像,帅诸侯朝奉之。故司空张茂先撰《博物志》亦云:黄帝仙去,其臣思恋阁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其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从而可见黄帝逝世后,以左彻为代表的群臣对他十分怀念、尊崇,多有祭祀之举。从汉宣帝开始,就把九月九作为民间祭祖之日。祭祀黄帝分为公祭和民祭两种。公祭是清明节举行,而民祭则在重阳节举行。
  一年便有春秋两次祭祀。这也是重阳节祭祀先祖习俗的重要源头,也被认为是重阳节的来历缘由。

重阳节来历:费长房和道教的影响

  重阳节的来历与好神仙的人们很有关系。比如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录了东汉桓景登高避邪的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英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个故事说明重阳节起于东汉,登高山、饮菊花酒等都是为了攘灾免祸。费长房是个道教人物,生活的时代是东汉。他指导徒弟桓景躲灾避祸及后来斗恶魔的故事,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传。
  而饮菊花酒的盛行,在于汉高祖宫中养生之用。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散淡生活和文学创作,都与菊、酒十分有关。

重阳节的由来

  古人在九月九日这一天,都要头插茱萸,手携菊花酒,登山游玩--这就是重阳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的由来:相传东汉年间,有一个据说能未卜先知的人,带有几个徒弟。一天,他对徒弟桓景说,“二九相逢这一天,你全家人要遭大难。”并叫桓景赶快回去,给全家每人做一只红布袋,里面放些朵萸,到那天,全家人把红布袋扎在手臂上,带些菊月酒,到高山上去过一天。这样就可以消灾了。桓景按他师傅的话一一去办。到了二九相重即九月九日这一天,桓景一家人在高山上过了一天,直到黄昏才下山。回到家里一看,发现他家里养的鸡,狗等死得一千二净。桓景就跑去问他师傅是怎么一回事,  师傅告诉他说:“要不是这家禽做替死鬼,你全家就要遭难了。”从此,每逢九月九日,登高的风俗就兴起来了。九属阳数,九月九日是二九相重,所以又叫做“重阳",这便是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插茱萸之风,在唐朝已很普遍。人们以为重阳这一天,插莱萸可以避难消灾。朱放在《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一诗中云:“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至于储光羲《登戏马台作》中所云:“天开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更把茱萸当作犒赏了。
  今天,我们当然不会相信重阳节登高可以避难的迷信说法。但是,古人“登高”、“饮菊洒”、“插茱萸”还是有一定的道理。重阳节正是天高气爽的季节,山上野生的果实、药材也都成熟了,人们登高远眺,流连美景,确实很有乐趣。古人在这时集野饮宴,犹如现在的野餐,也是别有风趣的。登山还真是一项很有益处的体育运动呢I用菊花泡成的洒,虽不能延年益寿,但可用来明日,治头昏,降血压等。茱萸固无避邪的神威,却有驱杀蚊虫的功效;入药,可以治遗精、腹痛、吐泻、便泌,消化不良等症。如放在身上,还可以避免蚊虫的叮咬。
  旧时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惯,糕上还插一小纸旗,这也许是用“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纸旗代替茱萸吧!

  据《西京杂记》载:汉高祖的宠妃戚夫人有一侍儿名贾佩兰,在宫中时,每逢“九月九日”,便“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花)酒”。茱萸又名为“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味香烈,有驱虫、除湿、逐风邪、治寒热、利五脏、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故人每逢重阳人人佩戴。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应时赏菊,酿制菊花酒,也是应景的饮料,同时也为了延年益寿,利用菊花的药用效果。

  据载汉魏时代无论宗室贵族,还是达官商贾,对菊花酒无不喜欢。

  重阳节登高习俗也始于西汉,这里还有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传说呢。据说东汉时有一个有名的道士叫费长房,他带了一个徒弟叫桓景。一天,费长房忽然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将有大灾,赶快领着全家人去戴茱萸,跑到高处共饮菊花酒,才能免祸。桓景照样做了,全家人平安过去。但当他回家一看,留在院中的鸡犬猪牛羊全都死了。这个传说明显有着道家的迷信宣传色彩,但登高、饮菊花酒表达了人们盼望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到魏晋隋唐之际,变化不大。如南朝梁人宗擦《荆楚岁时记》记载:九月九日,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都到郊外登高,设宴饮酒。据隋人杜公瞻也说,重阳设宴集会,不知起于何时。然而从汉代至南朝宋相沿不变。从魏晋时起,不仅佩茱萸,还有插茱萸之说。周处《风土记》就记载有:“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令御初寒。”尽管魏文帝说重阳是“日月并应,俗嘉其名”的节日,但当时人们不是把这一天视为良辰吉日,而是看成一个令人恐怖的日子。虽不像五月五日那样被视作“恶月”、“恶日”,起码也是一个不太吉利的日子,否则人们为什么登高、带茱萸、饮菊花酒以消灾避难呢?值得深思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就有三十六个九日,何以古人偏偏就重视起九月九日了呢?溯本求源,也与阴阳五行迷信学说有关。重九是一个“阳”字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辟邪气。

  重阳节活动内容丰富,《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陶渊明在重阳这一天“引吟载酒,须尽一生之兴”。《武林旧事》记载:南宋宫庭,竺于八日作重阳排事,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初一起吃花糕,九月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岁山登高。

  此俗一直流传到清代,流传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