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36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市,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专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暨中央党校超越之路课题组“复兴之基”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
俞梦孙于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学校;1955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军医、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兼研究室主任、航空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俞梦孙长期从事航空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主要成就
1958年,俞梦孙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航空医学遥测装置,首次对飞行于3500米高空的飞行员进行遥测,开创了中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事业;1962年,研制成功的“航空生理遥测装置”和“8线生理示波记录装置”,可在300千米飞行半径内测得飞行员加速度、心电、脑电等12种生理与实体信号;1970年,在中国国内首次将脉冲调宽技术应用于医学遥测,设计出5种不同用途的遥测和磁记录仪;1972年,带领团队早于美国7年构建了火箭弹射时人体脊柱的系统响应模型及其安全标准;先后主持研究的多种型号生理遥测和磁记录系统,应用于医学临床监护、航空工程和地质地震监测等方面。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1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官网数据,俞梦孙发表文章15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20年3月,俞梦孙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发明三、四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9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物评价
俞梦孙学历不高,然而开创了中国航空医学,享誉全球,其奋斗、励志、创新精神,至今影响众多后来者。 (《中国医疗前沿》评)
俞梦孙有一颗滚烫的心,是一个追梦的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评)
俞梦孙把青春献给了国防、军队和医学卫生事业,风范永传承。 (《解放军报》评)